昨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就 “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撰文释疑。彭坦言,地方普遍的心理是gdp只能位次提前,不能后移。因此不排除少数地区高估gdp的可能。国家统计局将研究由国家统一核算省级gdp。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862亿元,但有31个省市区的上半年gdp之和高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达到153769.4亿元,高出全国数据约1.4万亿。这一消息公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半年各地数据中,只有5个省份的gdp低于全国增速,24个省份都高于全国增速,其中15个省份的增速都超过10%。
按照我国的gdp核算制度,国家gdp和地区gdp分别独立核算。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在文章中强调,地方不能唯gdp论。gdp与所有统计指标一样,都有局限性,并不能全部反映经济的所有问题。他举例称,收入分配差距、产品质量安全、就业等重要问题就不能从gdp中反映出来。
除了少数地区可能高估gdp,彭志龙的文章认为,造成gdp“多收了”1.4万亿还由于地区之间存在重复统计和资料使用不一致。
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的情况越来越多,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在地有可能将这种跨地区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统计在自己的地区,造成重复统计。为此,国家统计局正在推进有条件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联网直报,由企业将原始数据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减少中间汇总环节。
另外,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并不完全一致,其差异直接传递到gdp上。全国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地区使用或部分地使用自己调查的服务业统计数据。
文章指出,一般情况下,只要采用国家和地区分别核算的模式,地区与国家gdp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不过,我国地区与国家gdp差距比较显著。